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88章

&esp;&esp;“卢家崔家各修五十里河堤,换了伯爵之位。”

&esp;&esp;“现在皇上连国公都许了出来,父亲不要,莫非是想等被别家抢去了,再后悔不迭?”

&esp;&esp;王丞相被儿子刺中痛处,顿时恼羞成怒:“本丞相不发话,谁敢上这份奏折?”

&esp;&esp;王瑾道:“这可不好说。以我看,董尚书今日跃跃欲试,颇有上奏折的意思。”

&esp;&esp;王丞相冷笑:“董家起家不过十余年,拿不出那么多银子。”

&esp;&esp;“杨尚书丁尚书也有为皇上分忧之意。”

&esp;&esp;“他们两人根基浅薄,还配不上国公之位。”

&esp;&esp;“对了,张尚书好像也有意上奏折。”

&esp;&esp;王丞相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第790章 退场

&esp;&esp;王丞相神色阴晴不定,在气得怒发冲冠和痛骂儿子一顿间徘徊不定。

&esp;&esp;王瑾显然是这世间最了解亲爹的人,阴阳了一番后,又放软了语气:“已经到了眼下这地步,能平安退场,修一百里河堤,换一个世袭的国公之位,有何不好?”

&esp;&esp;“朝堂里眼热羡慕的臣子一大把,皇上都不理会。可见,这份优容就是留给父亲的。”

&esp;&esp;“父亲明日就上奏折,落个君臣相得相惜的好名声,再划算不过。难道父亲真要等到皇上不耐了,亮出长枪来?”

&esp;&esp;“太皇太后厉害了一辈子,现在是什么光景?”

&esp;&esp;“我们王家势力再庞大,也是臣。父亲一直是大梁忠臣,去岁宫变都挺住了,没向逆贼弯腰低头。皇上登基前,亲自来过一回,父亲当日也表示了支持,有了从龙之功。将来父亲必然留名青史,后人敬仰。父亲可别一时意气,走错了路。”

&esp;&esp;王丞相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。

&esp;&esp;是啊!他王荣是叱咤朝堂几十载的大梁丞相。或许有些贪墨和弄权的恶习,但是,大节是丝毫不亏的。先不说王家生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,只说他自己,也不愿走到那一步。

&esp;&esp;不能进,唯有退。

&esp;&esp;王瑾走到书桌边,铺好空白的纸张,不急不缓地研墨。

&esp;&esp;王丞相再次深呼吸口气,也走了过去,提起笔蘸墨,然后落笔。

&esp;&esp;王瑾也不乱看,专注研墨。

&esp;&esp;王丞相已经许久没亲手写过奏折了。写完后,看了一遍,有些不满意:“我年岁大了,落笔无力。你来代笔,抄一份新的。”

&esp;&esp;王瑾应一声,从王丞相手中接了笔,再铺一张纸,笔尖游走,很快抄录了一份。

&esp;&esp;结果,王丞相又不满意,嫌儿子书法平平。王丞相将王瑾撵到一旁,自己再写一份新的。就这么折腾到将近四更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