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那道人接过看了看,确认是青阳玄正的印信,便小心问道:“在下可能拜见一下玄正么?”
&esp;&esp;青曙道:“尊驾稍待。”他飘身回了舟上,过了一会儿,又自下来,道:“这位玄修,玄正请你上去一谈。”
&esp;&esp;那道人连忙道一声谢,并随他来至飞舟之中,才到主舱内,见一名身着玉色大氅的年轻道人站在那里。
&esp;&esp;他顿时心生激动,上前深深一揖,道:“弟子郑陆,拜见玄正。”
&esp;&esp;张御点头道:“原来是郑道友,我记得当初第一次攻伐霜洲时,所领百人之中就有你在。”
&esp;&esp;郑道人更是激动了,“是,未想到张玄正还记得弟子。”
&esp;&esp;修道人虽然记性好,可有些事也要看值不值得去记,而张御能一下认出他来,那反而说明是真把他们这些修士放在心上的。
&esp;&esp;张御道:“郑道友,你怎么在此?”
&esp;&esp;郑道人道:“回禀玄正,如今浊潮已是渐渐退去,洲中为方便与外洲往来,故是今年准备在往来通路上定下界桩,这般纵然驾舟飞腾,也可照此而行,不必再受那残余浊潮之扰了,而玄正若往洲中去,过了这处驻地,就有玉桩指引了。”
&esp;&esp;张御微微颌首,这是一件好事,若是他过来时有此指引,那么速度就可更快一些了,道:“洲中局面如今可好?”
&esp;&esp;郑道人想了想,道:“据弟子所知,这两年都无什么太多动静,只是在下位卑职低,平日也紧着修行,上面一些事也知道的不多。”
&esp;&esp;张御再问了一些话,也是得知了一些情况,他勉励其人几句,就让其退去,而后便催动白舟,继续朝青阳方向飞驰而去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第一百六十一章 故地
&esp;&esp;白舟飞过驻地,的确如那郑道人所言,能够看到一根根立于荒原之上,两侧相对并立的界桩。
&esp;&esp;这些桩柱十丈高下,皆用通体一色的玉石打磨而成,内中嵌有夜明石,大约每隔十里就有一对。
&esp;&esp;而有的界桩之侧还立有泊舟天台和飞舟,上方更是竖立有大块的璀璨玉琉璃,显然正是修士驻守在此,这应该是此间负责巡守并进行芒光传讯的地方。
&esp;&esp;从郑道人的消息来看,这两年来,因为外部压力的减轻,洲中更多精力转向了民生,如今通向玉京方向的界桩已是完成了,如今两地已是逐渐恢复了交通,并且下一步就将修筑从玉京到青阳的地下驰道了。
&esp;&esp;而有着这些界桩指路,白舟也不必再去在意外面的浊潮之扰,便是到了晚上,桩柱内部和顶端的夜明石也会发出光亮,所以行舟速度也是一下加快起来。
&esp;&esp;只是一日之后,白舟便即来到了原来的方台驻地上空。
&esp;&esp;这里原先除了驻地,外间就是一座座立于荒凉原野上的军垒,而现下却以早前的方台驻地和天机院驻地为中心,扩展出了又一个更为巨大的聚集地。
&esp;&esp;从恽尘寄给他的书信看,洲中如今设了三个别州,其中两个,是攻伐下霜洲后的独州和密州。
&esp;&esp;这两处地界本就从青阳上洲分离出去的,属于恢复旧地。
&esp;&esp;不过因这两处地界在七十年前本就是玉京直属,而且现在又十分破败,所以洲中索性将这个麻烦重新扔还给了玉京。
&esp;&esp;玉京那边也是直接接纳下来,并将这两处直接变成了驻军之地,显是道途通畅后,已是着手准备加强对地方洲域的辖制了。
&esp;&esp;除此外,还有一处新设别州,就是方台驻地这里了,这里已是被命名为“扩州”,并从洲域内迁徙了二十万人到此定居。
&esp;&esp;张御在上空望了几眼后,并没有在此停下,而是继续往东行进,再是一个夏时后,就见前方出现一大片青光,大青榕的轮廓已是隐约可见了。
&esp;&esp;许成通望着前方直透天际的巨大青影,脸现惊容,向青曙问道:“青曙少郎,那是否就是……”
&esp;&esp;青曙道:“许执事,那便是之前说的大青榕了,听闻当初浊潮到来时,是一位上境大能为庇佑青阳所化。”
&esp;&esp;许成通眼中露出一丝敬畏,同时还有一丝佩服。
&esp;&esp;也是到了他这个境界才知道,要做到此事需要何等高深的法力道行。
&esp;&esp;而修到这等境界,却还能毫不犹豫舍弃自身,遮护万民,怎么夸赞都不为过。
&esp;&esp;虽然他自认成不了这样的人,可不妨碍他对这样的人表示敬佩。
&esp;&esp;只是随着白舟愈发接近,在即将进入大青榕时,那些气枝却是微微晃动了起来。
&esp;&esp;张御立时感觉到了外间有一阵阵威压到来,但是随着他身上的玄正和巡护印信放出光亮,这压力却又是很快消退不见。
&esp;&esp;对于这些变化,无论是青曙还是许成通等人,却都是毫无所觉,
&esp;&esp;他心中明白,若是实力不达到一定层次,恐怕是不会引起大青榕的注意的,这应当是自己的气息力量已然远远超越了同辈,这才牵动了大青榕的感应。
&esp;&esp;当然,即便到这一步,对比与大青榕的力量,仍然相差巨大,这一步,可谓是天与地的差别。
&esp;&esp;他凝视着上方的大青榕,看着那一根根晃动的气枝,还有那浓云一般的繁盛树冠,目光变得很是深远。
&esp;&esp;青曙这时道:“先生,前面快要高州了,可要去开阳学宫那里去看一看么?”
&esp;&esp;张御道:“不必了,那里也没什么故人了,我们先去巨州,往玄府走一趟。”
&esp;&esp;他至今还领着青阳玄正之职,这两年来却还从未回来过,今朝既然到此,当需先往玄府一行。
&esp;&esp;白舟再入了洲域之后,这一路上的巡游飞舟和造物蛟龙就多了起来,并且可以看到一座座新的跨州穹桥被立了起来。
&esp;&esp;尽管现在霜洲已灭,北方那一支泰博神怪也是近乎被打残,但是荒原之上仍然存在着各种混沌怪物和异神势力,还有强大的灵性生灵,而最为令人忌惮的自然便是魇魔寄虫了,谁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有变故发生,所以保持一定的军事力量也是必须的。
&esp;&esp;因是在洲内不便飞驰过快,张御便就放缓了一点速度,半日之后,方才进入了巨州,又半刻后,便进入了安寿郡内。
&esp;&esp;这里风光与外间截然不同,外面是如珍珠一般缀在绿地上的湖泊群,而只是一山之隔,便是宛若诗画的烟雨楼台和青山秀水,这可说得上是整个青阳上洲内最具天夏古风的地界所在了。
&esp;&esp;白舟之中众人此刻已是远远可以矗立在湖心之中的高耸鹤殿了。
&esp;&esp;张御目光一顾,发现到鹤殿之外周围多了不少规模不大的禁阵,以往因为浊潮影响,玄府周围可布置不了禁阵,只能靠一些法器支撑,而现在则是不同了,随着浊潮消退,显然许多修道人旧有的手段却是可以用上了。
&esp;&esp;此时玄府之内,玄首恽尘已是通过之前传来的芒光传讯,提前得到了张御回来的消息,此刻也是带着明善道人自里迎了出来。
&esp;&esp;白舟在玄府外缓缓落停,张御带着许成通等人自里步出,恽尘也是迎上前去,稽首一礼,道:“久不见玄正,玄正可安好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