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13章

&esp;&esp;他将那青色玉简拿起,意识入内一转,确定这便是胡道人那师传章印,于是心下一唤,将大道玄章唤了出来,随后凝注其上,只须臾之间,上面出现了一个章印。

&esp;&esp;只是这章印之上空空荡荡没有印名,这让他看着很不舒服。

&esp;&esp;胡道人师门为怕天机反算不予印名,那是因为是他们这一脉专走目印之道,将全数功行都是寄托在此之上,可他却并无这等顾忌。

&esp;&esp;此刻心思一转,便见章印之上出现了“明心”二字,他不由点头,这回望去感觉便好上许多了。

&esp;&esp;下来神元往里投入进去,那章印越来越亮,最后一道明光落在了他的身上,待得光芒消去,他已是顺利掌握了此印。

&esp;&esp;他试着一转章印,双目之中有如细碎星电闪烁了一下,忽然之间,眼前天地大变模样,原本凝固的各类事物望去都是一团团气雾,而且在那里缓缓变动不已。

&esp;&esp;胡道人这一门,就是通过观摩天地转运,参悟其中道理来修法。

&esp;&esp;只是诸物变动不休,无有一刻停歇,所以修此道者需自身先求安定,定静到了极处,便有望从世间之中脱离出去,从而求得大道。

&esp;&esp;对于这些,他并不必深入去探研,他只是为了掌握其中“观辨诸物,定静持我”之法。

&esp;&esp;现在这些他已是得到了。

&esp;&esp;看了一会儿后,他收敛心光,把章印转运停下,又把那些白色玉简逐一拿起查看。

&esp;&esp;相对于明心之印,这些章印价值较低,仅只能作为参鉴。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用处,至少也能为他提供一些经验见识,但是观读就不必要了。

&esp;&esp;待把这些都是看了下来后,他眸光微闪,到了眼下这一步,他当已是可以推演独属于自身的目印了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元

&esp;&esp;张御心下一唤,把大道浑章唤了出来,顿时一片比玄章略显浑浊的光幕出现在了身侧。

&esp;&esp;而后他目注浑章空处,意念落在其上,随着身躯之内神元的不断流逝,一枚章印缓缓自上浮现出来,并由此放出了蒙蒙光亮,上显“照丹”二字。

&esp;&esp;此印一成,也自有光芒洒落而下,持续了许久之后,方才收退而去。

&esp;&esp;到此为止,他最后一枚准备作为核心章印的章印也已是取拿到手。

&esp;&esp;故此他也不再迟疑,准备今日就将此印填补上去,用之完善整个观想图。

&esp;&esp;随着心意转动,顿有一片星光洒落于地,玄浑蝉观想图已是现于头顶之上。

&esp;&esp;他定坐片刻,气息一转之间,玄浑蝉遂化作光点散开,自四下洒落,他整个人如沐光雨,这时玄浑二章上那六印俱放出阵阵明光来。

&esp;&esp;玄章之上所显,是代表蝉之鸣的“言印”、代表蝉之身的“元相之印”、以及代表蝉之足的“擒光之印”。

&esp;&esp;浑章之上所显,是代表蝉之翼的“剑印”、代表蝉之神的“神觉之印”,还有代表蝉之目的“照丹”之印”。

&esp;&esp;那明光过来,皆是聚是汇聚于他头顶之上,团成一团光雾。

&esp;&esp;那光雾转旋有片刻,先是一对灿烂若星河的双翼自里舒张开来,而后是两道明光亮起,照彻四方,伴随着一声引人心神惊颤的蝉鸣,光气徐徐散去,玄浑蝉也是整个自其中缓缓现身出来。

&esp;&esp;其光聚双翼,身裹幽气,足沾玉雾,而原本蝉首之上,此刻也是生出了两目,宛若玉映琉璃,光彩流溢。

&esp;&esp;而这蝉目一生,似若点睛之笔,整个观想图也是变得更为真实起来。

&esp;&esp;张御往上看有一眼,到此一步,观想图核心六印俱已补全。不过唯有去到一层境界,观想图才会是由死转生。

&esp;&esp;他这些时日一直在看玄廷赐给他的道书玉简,里面言及修道人最为上乘的成就之法,当就是桃定符曾和他说过“三元之法”。

&esp;&esp;因为三元之法完全就是看修道人的道法修为,并不涉及其余,所以不止是真修,玄修亦是可用。

&esp;&esp;可能否由此攀登上境,道书玉简上都没有说,无法真正确定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三元之术一成,那么修道人对于自身的道法理解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,看前路也必将看得更为透彻,甚至于能就此窥见那真正之路。

&esp;&esp;故是那玄廷所赐玉简之上,有注释曾言:“明己之路,莫过于求三元”。

&esp;&esp;不过这其实只是写注之人的一个感慨,因为连真修都没有多少求得三元的,至多取得其中一二,三元俱满少之又少,遑论玄修了。

&esp;&esp;张御心下思量过,那几位以玄法成就的玄尊不见得就是走了三元之法,除此当还有其他法门去往上境。

&esp;&esp;但那只是几位玄尊的道路,非他之道。

&esp;&esp;他认为三元法眼下最合适自己去走,若得求成,便就极大机会看清己身之道了。

&esp;&esp;而这三元,则分别为“内外通明”,“神法悉足”,“诸我皆全”。

&esp;&esp;内外通明是需明了内外之道,当年他与白秀一战,因后者就得此一元,所以他对此设法了解过一番,可以说是知晓最多。

&esp;&esp;“神法悉足”之法则是要求的是修道人将自身法力功行修持至完满。

&esp;&esp;修士要求取上境,那就需要有牢固坚实的根基方才足以支撑其向上攀登,根若不稳,哪怕强行上去了也会折身掉落,故是法力足满必要修成的。

&esp;&esp;这看来很简单,其实并不容易。

&esp;&esp;以真修而言,法力需要一点点修炼蓄积出来,越到后面越是难修,这不仅是考校当下功行,亦是要看此前的积累,可以说,元神之前每一个阶段的修行都与此是息息相关的。

&esp;&esp;似那等急于求成,或是修行浅弱的,再是所持功法较为下乘的,那么到此关前,都需要用十倍乃至百倍的时间去弥补回来,故在此顿足数百年都不是什么奇事。

&esp;&esp;玄修在这里则有所不同,主要是在于两个方面,一个是需得“心光之印”完满,还有一个落在自身所求正印上,你主修哪几个正印,哪几个正印便需修持完满。

&esp;&esp;似胡道人,只专注于目印,他若要求,那么只需在目印之上下工夫便就可以。

&esp;&esp;可但凡能修到第四章书的,大多数人不可能只专注于修持,总要有护道之法的,所以多半都有两到三印,甚至持四印至五印的也有。

&esp;&esp;要使得这些章印完满,那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神元填入进去。

&esp;&esp;可玄修除了正印,肯定还有其余章印需要修持,所以这也不是什么轻松做到的,这一元也足以拦死绝大多数人了。

&esp;&esp;但这一关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是太大问题,譬如季节小郎,其人六印俱现,神元满盈,只要在修道过程中有足够准备和调划,那么很顺利就能做到。

&esp;&esp;只是做到这一点,也不等于他就能取到这一元,因为三元法主要讲的道法修持,神法足满后,也需得道法修持功夫相应跟上,方有能有此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