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红楼之挽天倾 第31节

&esp;&esp;显然于缜,是赞成宋源之法,希望翰墨斋方面能主动解约。

&esp;&esp;至于韩珲,则是尽量不想得罪长公主。

&esp;&esp;贾珩沉吟了下,道:“那就再写两回目,后日罢。”

&esp;&esp;说定此事,韩珲笑了笑,说道:“先前听宋先生说,子钰给阁中想了一个检索书目之法?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说道:“制了一些检索书目的木牌,能方便阁中监生查阅书籍,我称谓之为检书司南。”

&esp;&esp;这时代,指南针称为司南。

&esp;&esp;果然这话一出,宋源就笑道:“这名字取的切。”

&esp;&esp;韩珲笑了笑,赞道:“当真是好法子,不知现在何处?”
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木牌尚在赶制,只有写好的黄麻纸,其上载有内容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从立柜中取出。

&esp;&esp;韩珲、于缜二人接过去看,于缜笑道:“子钰如锥处囊中,其末立见。”

&esp;&esp;韩珲也是频频点头,抬头看着面色宠辱不惊的少年,心思不定。

&esp;&esp;之后,二人又在阁中坐了一会儿,方告辞离去。

&esp;&esp;贾珩又在阁中将这二日于经义注解不通之处,询问宋源,就这般时间匆匆,就到了晚间。

&esp;&esp;如昨晚之约,贾珩乘着宋源的马车,与其一同,前往其府上做客。

&esp;&esp;宋先生并非京兆万年人,原是山西大同人,家境殷实,其人自二十岁中得举人,上京赶考,当年不中,遂在京中滞留,而后科科下场,次次不第,到如今已是倏然十二年过去。

&esp;&esp;其间,也在京中买房置田,娶了一位老翰林的女子为妻,现今育有一子一女。

&esp;&esp;至宋家之时,正厅之中已经整治了酒菜,分宾主落座,酒至微醺。

&esp;&esp;宋源举杯一饮而尽,笑着说道:“自入监中以来,我也算见了不少青年俊彦,而入监中,唯见子钰与旁人不同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放下酒盅,微笑道:“先生此言……许是我无功名在身,只是一介白丁,而先生所见,不是孝廉,就是贡监,故而耳目一新,也未可知。”

&esp;&esp;宋源笑了笑,明显有了几分醉意,目光熠熠道:“虽是一介白丁,却与次辅公子相交,而无卑矜之色,而于文度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先生醉了。”贾珩笑了笑,按住宋源的胳膊,截住宋源的话头。

&esp;&esp;虽是酒后闲言,但也不可轻易道人长短。

&esp;&esp;当然,贾珩也猜不出宋源接下来想说什么。

&esp;&esp;不管是一踩一捧,说于缜卑辞以逢迎韩珲,还是说于缜是因为父为显宦,才得从容相交,这种话都不好听,也不好接。

&esp;&esp;不过,从这几天来看,他其实也能看出一些,韩、于二人的性情,二人自然是韩珲为主。

&esp;&esp;但韩珲此人,待人接物还是很世家子弟的,说白了就是功利有余,会评价一个人的价值,来给予不同的态度。

&esp;&esp;从方才,宋源竟不知翰墨斋背后的东家是谁,就可以想见,韩珲对他与宋源态度的不同。

&esp;&esp;当然,人之关系,有亲疏远近,这也无可厚非。

&esp;&esp;宋源十余年不第,心头苦闷可想而知?只是平日不显。

&esp;&esp;而于缜,又是否在平日里流露过对宋源的轻视?抑或是宋源心思敏感相疑,不得而知,尚需要观察。

&esp;&esp;贾珩心思电转,这些念头在心底一一闪过。

&esp;&esp;这就是人际关系,错综复杂。

&esp;&esp;宋源这时也是醒觉,酒后微红的脸颊上现出一抹异,自失一笑,目光中就有几分真挚,说道:“子钰少年老成,人情练达,假以时日,前途不可限量。”

&esp;&esp;贾珩举杯,说道:“承先生吉言,只是县府二试,还要烦劳先生才是。”

&esp;&esp;第49章 丫鬟

&esp;&esp;从宋家回返之时,已是戌正时分。

&esp;&esp;原本宋源有意留宿,但为贾珩所拒,只得派了昨日的马车,载着贾珩重返家中。

&esp;&esp;贾珩此刻虽一身酒气,脸颊酡红,但头脑却比往日还要清明一些,从马车之上下来,止住了下车搀扶的老者,笑道:“老伯,我不用搀扶,一个人走过去就好。”

&esp;&esp;“公子可还行?”那老伯担忧说道。
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,摆了摆手,道:“就几步路了,老伯且回去罢。”

&esp;&esp;那老伯道:“那公子小心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挑着灯笼,应了一声,向者自家所居宅院而去。

&esp;&esp;夜色深深,不时传来几声犬吠。

&esp;&esp;贾珩推门而入院中,如往常一般,将灯笼挂在廊檐下,就去打水,还未等打水,就见蔡婶从里屋出来,带着两个年纪在十一二岁左右,容貌略有几分肖似的丫鬟,说道:“公子,仔细别自己忙了,让她们来就好了。”

&esp;&esp;贾珩凝眉道:“这是?”

&esp;&esp;“奴婢见过公子。”两个丫鬟“噗通”跪在地上,将头埋在胸前。

&esp;&esp;蔡婶笑道:“珩哥儿,我这两天留意了许久才寻得中意思的,是一对儿姐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