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其实单子上记录的这些,他早就记在了脑海里,可这种点燃烧干净的行为,正是做给他自己看,这是他下的一个决心。
&esp;&esp;苏子籍走到桌前,待心神稍定,取水在砚台上倒了点,拿着墨锭一下下缓慢的研磨起来。
&esp;&esp;墨水渐浓,他腹稿已成,在几案上铺开了纸,拈起柔毫舔墨。
&esp;&esp;“【书法】11级(3335/11000)”
&esp;&esp;苏子籍此时文才,几行秀润华美,正雅圆融的字,就行云流水的流淌了出来,不急不徐写了奏折。
&esp;&esp;前面如实写了自己到了顺安府,所见的祁弘新的行事,但同样一件事,用不同的心态去写,给人的感觉也自然有微妙的不同。
&esp;&esp;他不含感情的描述了治蝗和水利的事,最后说着:“臣以为,度事论人,不仅仅在于当时,尚问以后。”
&esp;&esp;“祁弘新之心,可谓忠矣,现此员形销骨立,或寿不久矣,或可表彰,此事非臣所能议,请旨办理。”
&esp;&esp;写完,放下笔,苏子籍又读了一遍,怔怔出神。
&esp;&esp;现在能写奏折递去京城,还知道其中隐情和不得不这样做的隐情的人,也就只有苏子籍一个。
&esp;&esp;别人要么是非顺安府的官员,没权利插手。
&esp;&esp;要么就是对祁弘新有着意见,不上奏一本落井下石就不错了,根本就不可能上折子说情。
&esp;&esp;再有,就算有人上折子说情,又有几人能抵得自己更有说服力,也更能体现出真实性?
&esp;&esp;奏折一上,就再无返回余地,苏子籍没有立刻唤人上折,深呼吸了下,重新回到桌前,提笔又练了几张字,这才平静下来。
&esp;&esp;“虽祁周氏给了我文稿,可这一点文稿的经验,现在我还真不放在心上。”
&esp;&esp;这是实话,在秀才举人时,文稿的经验很重要,但是到了现在这位置,获得却也不难。
&esp;&esp;“而是祁弘新这样的人,虽我理智明白,不得好死是理所当然,可对这样的人,还真不能就落井下石。”
&esp;&esp;“虽为太子复仇的事是无法完成了,可真为了复仇就能害了这样的官员,连我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,那与齐王之流,又有什么区别?”
&esp;&esp;“连曾念真都能坚持本心,何况是我——不过这些其实都是狡辩,看来我还是矫情又天真。”
&esp;&esp;苏子籍苦笑一声,却不再迟疑,将奏折放进小匣子里,亲自上了锁,唤来一个亲兵,让其唤来工地上巡视的巡检司的巡检。
&esp;&esp;不一会,那奚巡检就过来了。
&esp;&esp;苏子籍将匣子交到对方手里,说:“这是我写给陛下密折,还请差人立刻送往京城。”
&esp;&esp;巡检司在关键时刻,也是需要充当这种送折子的角色。
&esp;&esp;奚巡检立刻应了,眼前的这位代理府丞,可还有着朝廷观察使的身份,这身份虽无品,可严格来说算是钦差,钦差的密折要通过巡检司的手送回京城,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&esp;&esp;等人走了,苏子籍这才取过了刚才祁弘新的文稿,只是一拍,就看见这半片紫檀木钿窜起:“发现祁府文稿,是否汲取经验?”
&esp;&esp;“是。”
&esp;&esp;“祁府文稿已习得,【为政之道】+3000,5级(4095/5000)”
&esp;&esp;苏子籍却没有喜色,目光幽远的看着工地上的喧哗:“祁弘新,现在我们两清了。”
&esp;&esp;第484章 三折
&esp;&esp;八月·京城
&esp;&esp;酷热天气在七月末就已席卷了京城,八月更被闷热笼罩,大凡京城,人口必稠密,街巷胡同栉比鳞次,更显的酷暑。
&esp;&esp;大郑海运漕运都通,一船船的西瓜和竹扇、蒲席、凉枕、金银花等解暑品运来,一到码头,立即就被一抢而空。
&esp;&esp;而大户,凡是有财力,早早准备了冰,光这一段时间的消耗,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
&esp;&esp;皇宫除了皇帝、皇后所在的宫殿,别的宫殿里的妃嫔,也都按着份例领着过夏的冰块。
&esp;&esp;往年时,吴妃宫里也是一派繁盛景象,根本不需上面的人说,下面的人就已是早早将上好冰送去了。
&esp;&esp;可今年,因吴妃失宠,到了现在,都被禁足,闭门思过,皇帝也再没去过披香宫,下面的人对披香宫的态度,也渐渐变了。
&esp;&esp;不是这个东西欠缺了份量,就是那个东西是给的次品,就连冰块,也都是只符合份例数量,多余一块都没有
&esp;&esp;想要更多的,花银子都要比别的主子多花一些才能买到。
&esp;&esp;这日子过的也是着实憋屈。
&esp;&esp;但吴妃却勒令披香宫的人不准将消息泄露给新平公主知道,免得新平公主又跑去找皇帝,大吵大闹,反而惹祸。
&esp;&esp;可吴妃不愿意女儿再惹祸,往日眼红她们母女得宠的一些人,却乐得看她们继续倒霉,偷偷将消息传了出去。
&esp;&esp;这不,新平公主又跑来前面求见了,让正在批阅奏章的皇帝微微蹙眉。
&esp;&esp;“让她回去!”
&esp;&esp;不是不疼爱这女儿,只是一看到她,就立刻能想起当日的事,想起苏子籍,进而想起十几年自己下令灭了太子一家,这都让皇帝感到不悦。
&esp;&esp;而皇帝作一国的最高统治者,在这种私事上,当然有着足够权利去任性,哪怕是迁怒曾经疼爱的女儿,在别人看来也是理所当然,必是这个公主行事荒唐,终于惹怒了陛下。
&esp;&esp;在皇帝面前伺候的赵公公,立刻恭敬应声,慢慢退出去,出了御书房,快步向外走去,一到了外殿的外面,看着在烈日下晒得小脸都红了的新平公主,赵公公没有像有些大太监那样露出轻慢,而是恭敬一礼,在态度上没有任何可挑刺儿的地方。
&esp;&esp;“公主殿下,陛下正在忙着政务,实在是没时间见您,要不,您过段时间再来?”他小心翼翼劝着。
&esp;&esp;“你这老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