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47章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“为什么?”

&esp;&esp;奎琳却没有芙兰好打发,直接问出了原因。

&esp;&esp;“我是导演,我想拍的故事是什么,我想要的女主角是什么样子的,没有任何人会比我更清楚。”莉亚面无表情的看着她,“你不需要知道原因,只需要知道你不是我想要的就好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是我哪里演的不好吗?如果有,那希望你可以告诉我。”奎琳不服,“你刚才说的那些,我自认都已经演的很好的。”

&esp;&esp;“你演的不是我要的角色,而是你自己。”莉亚抬了抬眼皮。

&esp;&esp;奎琳一愣。

&esp;&esp;可是莉亚却已经不再看她了,而是看助理,“叫下一个。”

&esp;&esp;奎琳张了张嘴,只得转身离开。

&esp;&esp;弹幕这时的内容是——

&esp;&esp;“我觉得莉亚说的也没错,她不需要向人解释原因,因为她就是想要找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女演员。而这种挑选本来就是主观的,完全以她自己的喜好为准。”

&esp;&esp;“奎琳演的的确是她自己啊,而且我一直觉得她的表演风格就是带有她自己的影子,没有办法完全代入到角色本身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竟然觉得莉亚说的有道理,因为她看着不像是敷衍的走过场,况且她这种性子,有必要去走过场吗?”

&esp;&esp;然后,到了下一个演员。

&esp;&esp;这个演员前面的地方表演的还挺好的,但是在“他向你表白了,你很高兴,但是你怀了孕所以不知如何应对”这里时,她却卡了壳。

&esp;&esp;显然,不仅是角色不会应对,就连演员也不知道该怎么演了。

&esp;&esp;看到这里时弹幕上骂的人已经少了,全都变成了大笑。

&esp;&esp;“好好笑,她懵的表情就好像是我第一遍听到莉亚这个故事时的样子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个故事真的是一波三折,也太难了,我觉得也不怪她们哈哈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突然有些好奇江小白是怎么演的了,她真的表现的有那么优秀吗?”

&esp;&esp;“她就算表现的好又怎么了,说不定是莉亚提前就跟她透了题呢。”

&esp;&esp;“不是,她自己的电影试镜演员,有必要透题?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然后,又来了一个演员。

&esp;&esp;这个演员没有出现明显愕然呆怔的表情,但是很显然,她的整体表演都不太过关。

&esp;&esp;她才演到第三个场景时,就已经有弹幕把她给否决了——

&esp;&esp;“不行不行,这个不行,下一个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现在我觉得我也是个挑剔的导演了,这位显然不合格。”

&esp;&esp;“看了前面的几个,我好像也有审美能力了哈哈,这位的表现最差。”

&esp;&esp;当然,这个演员是不可能过得了莉亚这关的,就在大家觉得她不行时,莉亚已经麻利让她走人了。

&esp;&esp;于是接下来又换了一位。

&esp;&esp;已经看到第五位了,同一个场景看到了五种表演,每个人都有此微的不同。

&esp;&esp;有人刻意,有人紧张,有人浮于表面,有人看似演这个实则是在演那个……

&esp;&esp;本来还在挑刺的网友,看多了以后竟然奇迹般的平静下来了。

&esp;&esp;这与他们在荧幕上看电影不同,电影里的人物有着专业的打光,还有妆容发型和戏服。哪怕演技差了点,至少气氛感能把观众给拉进去,一开始就会拥有五成的代入感。

&esp;&esp;可是这里不同,演员们的妆容并不合适场景,而且环境简陋,跟电影质感没法比。

&esp;&esp;但正是这样,才最淳朴,也更容易看出瑕疵。

&esp;&esp;只要演的不好,那观众是一点代入感都没有,只想挑刺。

&esp;&esp;这第五位,也不太行。

&esp;&esp;不知道是演技不行,还是太紧张,她演出来的有些浮夸了。

&esp;&esp;第2653章 正确答案来了

&esp;&esp;本来网友们还是没有什么鉴赏力的,看到每个演员表演的都觉得还不错。

&esp;&esp;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经过莉亚初选后才请过来面试的,太差劲的人本就不会被邀请过来。

&esp;&esp;而且莉亚玩的就是一个现场情境,故事曲折又狗血,让人听到它们的一瞬间表情都有些龟裂。

&esp;&esp;所以大家觉得,能在这种情况下表演个七八成就已经挺优秀了。

&esp;&esp;但是看了五个之后,众人的鉴赏力就提升了,审美也变高了,更是有些挑剔起来。

&esp;&esp;所以这第五人,众人齐齐投出了反对票。

&esp;&esp;“这个最不行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怎么感觉越看越不行呢?是不是莉亚的太难了?”

&esp;&esp;“这鬼题目,让我演我可能最多撑过前两个情境。”